“我們研發的竹餐盤、竹吸管和傳統的塑料餐盤、塑料吸管相比,最大的優勢就是生態環保。”說起指導研究生開發出了系列以竹代塑新產品,浙江農林大學竹子研究院的王宇老師對新產品的應用充滿期待。
浙江農林大學竹子研究院的李俊霆等8名碩士研究生經過2年的研發,成功將竹子加工成“柔性好、強度高”的薄型材料,并投入一次性竹餐盤、竹吸管的中試生產。該技術可有效改善薄型竹材的開裂性,有望提高一次性竹餐盤、竹吸管的產品合格率,相關技術還可以廣泛應用于“以竹代塑”日用品的開發。
隨著全球限塑、禁塑政策的發布和“以竹代塑”倡議的推行,竹材在減少塑料污染、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。
然而,竹子壁薄中空且富含營養物質,竹材加工存在工序復雜、利用率低、容易霉變腐朽等問題,導致代塑竹產品價格較高,市場推廣難度大。企業迫切需要“降本增效”的竹材加工技術。如何更好地利用竹資源開發“以竹代塑”新產品,成為浙江農林大學竹子研究院師生們的重要研究方向。
2023年,李俊霆跟隨導師赴企業調研發現,代塑竹產品存在竹材利用率低、生產效率低、產品合格率低等問題。同時,竹餐盤在加工和運輸過程中容易開裂和發霉,導致產品合格率僅有85%左右。于是,他將這一產業難題確定為自己的科研攻關重點。
為改善竹材的柔性和防霉性能,他和研究生同學組成了“竹夠自然”團隊,展開研發探索。兩年時間里,李俊霆和他的團隊經過數次研究試驗,發現通過改性聚乳酸可以塑性增強竹材柔韌性。在此基礎上,他們聚焦“薄型代塑日用品”這一細分領域,研發了竹材柔性增強和食品級防霉技術。其中柔性增強技術大幅度提高了薄竹的柔性,相關技術的應用使得薄竹開裂率降低約10%,食品級防霉技術使得竹材霉變率降低約12%,讓竹餐盤、竹吸管等系列以竹代塑新產品,在健康安全方面得到了更好的保障。
2024年11月,經寧波市產品食品質量研究所檢測,團隊研發的柔性高強微薄符合國家標準GB 4806.1 2—2022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竹木材料及制品》的要求,這極大鼓勵了團隊的研發信心。此后,研發團隊與寧波一家生物技術企業合作,進行一次性竹餐盤中試生產,實測發現,產品合格率提高了10%。一次性竹餐盤的模壓工藝改進后,產品經浙竹木企業、福建竹木企業等多家企業使用后,反饋較好。在解決產業難題過程中,李俊霆和同學們還先后發表高水平SCI論文4篇,申請核心專利4項。
“產品市場反響很不錯,也為我們繼續開發新產品增添了信心。下一步爭取擴大柔性薄竹的普適性,解決代塑日用品推廣難的產業困境,同時探索更多種類代塑竹產品的開發,助力‘以竹代塑’倡議和鄉村振興戰略,為滿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和助力竹農增收共富貢獻力量。”李俊霆說。(陳勝偉)